中国应如何发挥财政功效?
发布时间:2011-11-08 来源:华然咨询
据华然咨询最新获悉,中国东部地区发生的抗税风波与印度大选前过度支出之间有什么共性吗?答案是两者均显示了中国和印度政府在财税收支方面存在问题。
在全球经济出现滑坡的情况下,这两大新兴市场巨头在发挥重要的财政政策功效方面均束手束脚,但背后的原因却各不相同。
在中国,强劲的公共财政状况以及较为黯淡的增长前景加大了市场对政府将财政政策转向刺激经济的预期。中国政府已着手调整税赋以减轻小企业面临的压力。但全面转变财政政策以支持经济增长则说易行难。
对中国地方政府官员政绩的考评主要看其能否提高税收收入,而非支出的能力。但官员在征税方面过于积极有时会引发问题。浙江省织里镇上周发生的抗税事件就是例证。
在财政开支方面,中国政府官员倾向于成效显著的基础设施项目,改善公共服务这类需要耐性的投资项目则放在次要位置。但在经历了前两年由银行贷款拉动的投资热潮后,新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已经排满。将财政支出转向改善公共服务需要官员心态的转变,不过这种转变难度不小。
印度面临的问题正好相反,其症结在于财政支出缺乏约束。虽然新项目数不胜数,但基础设施仍是印度最显著的薄弱环节。
但在当前印度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已经高企的情况下,关键在于说服不负责任的政客们在重要的地方选举前控制燃料和食品补贴这类民心工程。
对于印度来说,这是一个危险的财政陷阱,尽管社会福利非常重要,但如果执行不力,过度支出的后果是推升物价:印度的通货膨胀率已经接近10%。
与此同时,物价的上升意味着的企业投入成本在上升,这会打击企业的盈利进而影响政府的税收。最新数据显示,印度政府9月份营业税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8.7%。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预测,中国2011年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为1.6%。印度今年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将达到7.7%,远高于政府4.6%的目标。由于中国目前的重点已经转向提振经济增长,而印度的重点是控制通货膨胀,中国可以扩大财政赤字,而印度则应削减赤字。
如果中国政府能像印度那样大力进行财政开支,而印度政府像中国那样注意控制开支,那么两国的问题都有望得到解决。上海华然咨询专注于战略咨询 ,企业并购,中国市场分析,企业收购,日本市场分析等咨询服务,详情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