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千亿煤化工投资待批 多项目“盯上”黄河水
发布时间:2012-09-03 来源:华然咨询
经济下行压力之下,暂停审批3年的煤化工项目有望在近期重新启动。
不经意间,一个投资近万亿元的市场大门正悄然开启。但发现,目前这些新型煤化工产业面临的问题重重——如极度依赖政策补贴、高耗水、技术不成熟、短期仍难实现商业化。
与此同时,新型煤化工项目由于耗水严重,导致原本“多煤少水”的西部面临更严重的水危机,而位于西部煤电基地的众多煤化工企业,将寻找水源的目光盯住了黄河。
新型煤化工项目等待审批
2008年9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强煤制油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除了神华集团的两大煤制油项目外,一律暂停其他煤制油项目的审批。2009 年5 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到重点抓好上述五类示范工程,探索煤炭高效清洁转化和石化原料多元化发展的新途径,原则上不再安排新的煤化工试点项目。
种种迹象显示,煤化工新建项目审批沉寂了3年之后,有望重新启动。
今年6月,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司长李冶对外透露,国家发改委收到的各地正式上报的大型煤化工项目有104个,投资额已经高达2万亿元,这些项目都计划在这“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规划项目都能如愿建设。本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发改委、能源局正在对煤制油等新型煤化工项目进行评审论证,审批金额可能达到7000亿元。
依赖政策补贴生存
多家企业希望政策“帮困”,实际上折射出目前煤化工行业在短期难以实现商用的困局。
“国家进行建设这种示范项目,当然不是不考虑成本和经济效益。”煤炭科学北京煤化工研究表示,目前国内的新型煤化工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示范项目的赢利没必要过于严格。
但是,对煤化工企业来说,依靠政策扶持并不是长久之计,更应考虑的是对现有工艺进行优化,降低管理成本和实现透明运营。而对于整个煤化工行业来说,产业化之路也是必然选择,这就需要政府进行长远规划和有序引导,从而避免如光伏业——依赖政策补贴、缺乏议价能力而陷入产业困境。
将耗掉四分之一的黄河水?
值得一提的是,当业内感慨新型煤化工投资热潮即将来临的同时,关于发展新型煤化行业的质疑从来未曾间断过,其中最大的质疑来自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尤其是项目对水资源的消耗。
目前,中国主要煤炭产地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和单位国土面积水资源保有量仅为全国水平的1/10。而这些基地中从煤炭开采、洗选、火力发电到煤化工的整个过程高度耗水,水资源条件不可避免地成为开发煤电基地的重要制约因素。
上海华然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研究员赵辰介绍称,综合行业的平均水平来看,目前生产一吨煤制油的耗水量约为9吨,煤制烯烃约为20吨,煤制二甲醚约为12吨,煤制天然气(甲烷)耗水量为6吨,煤制乙二醇约为9吨。由此看来,煤化工的高耗水成为最大隐忧和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