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大门紧闭私募急于退出 投行加码产业并购
发布时间:2013-09-13 来源:中国商业数据中心
面对依然紧闭的新股发行(IPO)闸门,投行重心正转向并购业务。
在投行人士看来,并购重组不应该成为投行退而求其次之选,我国并购业务迟早会取代IPO成为资本退出的主通道。
上半年证券公司的经营数据已印证了这一趋势:114家证券公司上半年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17.2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90.2%。
投行业务转向
从证监会最新发布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政许可申请基本信息及审核进度不难窥见,投行争夺并购重组项目的硝烟正浓。
今年7月份,证监会上市部受理了5家券商上报的7家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审核申请;8月共受理了12家券商上报的13家公司申请;而9月仅第1周,证监会就受理了6家券商上报的6家公司申请。截至目前,25家券商上报在审上市公司项目已达43个,较往年显著增加。
一个明显的现象是,部分券商IPO业务人员正加大向并购业务的分流。华泰联合证券一位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称,该公司去年不足百人从事并购重组业务,现已超150人。
以往并购重组多由政策主导,并购重组对象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体,因此国资背景的大型券商介入较多。加之往年并购重组项目收入不多,中小型券商的参与积极性并不高。如今这一格局正发生改变,中小券商对并购市场的参与日渐增多,纷纷成立了并购重组业务部门。
证券时报记者调查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国内114家券商中,具有保荐资格的有76家,而设有独立并购重组部门、配备专门并购重组业务人员的券商已超过20家。
一些大型券商的并购重组部门级别相对较高。“我们并购部门在整个投行架构下早就平行于股权融资部和债券融资部。”上述华泰联合证券负责人表示。
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2013年度上半年证券公司经营数据显示,114家证券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85.26亿元,其中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17.2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90.2%。
“财务顾问收入绝大部分来源于并购重组业务。”上述华泰联合证券负责人称,尽管并购重组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依然较低,但增幅却非常可观。
产业并购占主流
调查显示,今年的并购市场上,产业并购基本上占了大头。而这不仅缘于借壳上市和整体上市项目数量的减少,也得益于产业并购动力的提升。
借壳上市和整体上市一直是并购市场的主角。以去年为例,包括双汇发展的资产整合、广州发展整体上市、陕西炼石借壳咸阳偏转等并购案表明,并购市场仍以上述两者为主。如今这种现象正在悄然改变。
“此前分拆上市的公司已经陆续整体上市了,再加上壳资源减少、价格高、借壳上市监管趋严,这两类项目会越来越少。”一位合资券商投行高管表示。
多家券商高管告诉记者,产业并购如今面对的有利因素不少,比如新股发行迟迟不开闸,导致一些急于退出项目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推动所投企业被并购的动力明 显增强,而并购企业的机会成本也在下降。同时,二级市场对于并购企业的追捧,也使得上市公司愿意支付较高的对价收购资产。
“对于投行而言,并购项目的上报和审批流程比较简单,时间也比IPO短。综合时间成本、人力投入因素,并购显然成为填补IPO空窗期的最好选择。”上海某大型券商业务负责人表示,投行往往乐于撮合收购双方的交易。
华泰联合证券投行部执行董事劳阿毛认为,并购还能为投行衍生出新的盈利模式:“投行可以在两个地方开拓盈利点:一个是通道服务及履行申报程序;另一个就是嫁接资本,通过资本进行结构交易,由卖通道转为卖资源,这已经是很明显的趋势了。”
产业并购也迎来了宏观政策层面的利好。今年1月,工信部、发改委、证监会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主要涉及九大行业的900多家上市公司,近期证监会也多次表示支持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