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出路:并购与被并购
发布时间:2014-10-23 来源:PE/VC
论工业机器人市场,中国无疑是NO.1,但面对来势汹汹的跨国巨头,本土企业能分几杯羹?在近日举行的第三届高工机器人高峰论坛上,国产机器人的出路成为焦点。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认为,机器人企业没必要都求大求全,如果无力正面竞争,不妨结合自身的优势,在细分市场突破。
卖产品不如卖方案
机器人四大家族觊觎中国市场这块蛋糕已久。据了解,ABB、库卡、发那科以及安川先后将总部、工厂、研发中心入驻中国,实现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的一体化。在曲道奎看来,四大家族有的是资本实力,完全可以凭低价抢占客源,甚至售价比国产机器人的成本价还低,这样一来,本土企业如何应对?
哪些是有潜力的细分市场呢?现在工业机器人应用最广泛的仍然是汽车制造行业,但不可忽视的是,家电、3C等行业对机器人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这给本土企业留下不少空间。业内一直认为做下游集成缺乏竞争力,而海汇投资恰恰在几年前投资过一家做集成的机器人公司,正是看中其在专业解决方案方面的能力,这区别在于,客户若零零散散地用上几台机器人,那只是局部优化生产效率,而如果上升的解决方案层面,那企业必须熟知该行业需求,知道怎么系统地提高生产车间的整体运作效率。
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意味着客户需要一次性投入。在这点上,业内有学者提出以租赁模式来减轻中小制造企业的成本压力,换言之,需求方不用买下设备的所有权,像招聘工人一样定期支付使用权费用就行,在订单旺季多租,到了淡季就少租乃至停租。南都记者了解到,深圳已有多家机器人企业试水租赁业务,这种模式是否可以广泛推广呢?邹小华认为,通用机器人可以租,比如码垛机器人,但往往干的活相对简单,而对于满足客户特定需求的专用机器人,还是用销售的方式适合。
从起步到上轨道,高投入的机器人企业少说也得熬上五六个年头,这当中考验着资本实力。高工产业研究院在两年前成立了高工产业基金,据悉主要选择优秀基金投资,以新兴产业为投资对象,股东每年以3-5个项目注入到基金里面。
高工机器人研究所绍说,他们在前端为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机器人企业对接风投,经过一番培植,再给其中发展不错的项目撮合并购方,另外,高工也会直接帮上市的机器人公司,在现有的企业里头寻找合适的收购标的。在他看来,并购是出巨头的最好方式,参考国外走的也是这样的路子,而对于被并购的一方来说,获得资金回报也是鼓励他们创新的动力。